今天是我國第七個“扶貧日”,也是第28個“國際消除貧困日”。2014年起,國務院將每年的10月17日設立為扶貧日。
2015年8月以來,昆明理工大學開始承擔宣威市羊場鎮普瓦、兔場、茨營三個村的定點扶貧工作,在學校及當地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,普瓦、兔場、茨營三個村664戶2010名貧困人口已全部實現脫貧,同時,宣威市已于2020年4月份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考核,實現了脫貧摘帽目標。

2019年脫貧攻堅推進暨主題黨日活動大會現場
01
抓黨建、促脫貧、強攻堅,昆工在行動
昆明理工大學統籌信息、技能、專業等方面優勢和資源,開展了“雙聯系一共建雙推進”活動,按照“一村一品”、“一戶一策”的精準扶貧工作思路,以“支部+干部”的工作方式,共同推進基層黨建和扶貧攻堅工作。學校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,幫助貧困戶找準增收項目,開展科技和實用技能培訓,推動幫扶村黨員群眾積極帶頭致富,或組成脫貧致富互助組和共同體,積極發揮黨員“雙帶”作用。

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黨日活動

開展村干部培訓 提升黨員“雙帶”能力

普瓦村黨建活動陣地局部內景

學校向茨營村捐贈電腦

學校在兔場村開展教育幫扶活動
從接到扶貧任務開始,學校黨委高度重視“抓黨建促脫貧攻堅”工作,并于2016年6月成立了專門的校扶貧辦。扶貧期間,學校每年組織召開扶貧工作推進會、校黨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推進各項具體扶貧工作,學校主要領導與分管校領導每年多次到扶貧點、幫扶村檢查指導工作。

黨委書記張英杰(前排左二)蔬菜基地調研

校黨委書記張英杰走訪慰問貧困戶

校長王學勤(右三)在羊場鎮蔬菜基地調研

校長王學勤走訪慰問貧苦戶
02
抓產業、抓教育、抓環境,羊場奔小康
抓產業發展,讓貧困群眾“鼓腰包”。學校自2015年底先后幫助普瓦、兔場、茨營3個幫扶村分別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,創新形成了“昆明理工大學+合作聯社+合作社+基地+貧困戶”的訂單農業種植模式,幫助羊場鎮成功申報了1000萬高效節水灌溉項目,為羊場鎮的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較大支撐,同時還將學校食堂蔬菜采購、教職工福利與貧困戶生產的貧困戶農副產品銷售相結合,積極幫助貧困戶拓寬銷售渠道。其中共投入約686.66萬元用于采購蔬菜基地農產品和貧困戶農副產品,以務工的形式帶動貧困群眾315人獲益289.36萬元,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帶動249戶農戶獲益82.39萬元,以農副產品采購的形式帶動230戶農戶增收95萬元,初步實現了學校產業扶持的目的。

駐村工作隊與村民代表討論脫貧問題

脫貧攻堅特供蔬菜示范基地黨員責任崗

脫貧攻堅特供蔬菜示范基地

駐村工作隊員到田間地頭幫助農戶收玉米

學校向貧困戶采購農副產品

蔬菜基地工作人員正在為昆工食堂備菜
抓教育幫扶,增強脫貧攻堅能力。學校由教育發展公司牽頭附中、附小,與羊場鎮初級中學、朝陽完小、兔場完小3所學校建立了“教育扶貧 共進共生”長期對口幫扶關系,并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培訓和捐贈等活動,幫助當地提升教育水平,改善教學環境,各學院黨委充分發揮自身教育扶貧優勢,積極到羊場鎮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專題講座,以及大棚蔬菜種植培訓、核桃種植技術專題培訓、農村基層干部培訓等活動,提高貧困群眾脫貧能力。

“寒冬送溫暖 真情助脫貧”活動現場

羊場鎮核桃種植技術培訓會現場

學校組織開展健康知識講座

駐村工作隊員正在向村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
抓人居環境整治及提升,幫助建設美好家園。我校向宣威市羊場鎮捐贈了100萬元,用于支持幫扶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和提升等脫貧攻堅工作。通過該項目的實施,我校幫扶的普瓦、兔場、茨營三個村整體村居環境得到了較大改善,鄉村“顏值”得到進一步提高,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得到明顯提升。

人居環境提升

美麗鄉村建設
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,也是昆明理工大學定點幫扶宣威市羊場鎮的第五個年頭。圍繞“抓黨建、促脫貧、惠民生、筑和諧”的總體思路,緊扣“精準”二字抓落實,積極依托學校學科、人才、科研、資源等方面優勢,扎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。在昆明理工大學的幫扶下,羊場鎮普瓦、兔場、茨營三個村已于今年全部實現脫貧,鄉村面貌煥然一新,村民的生活品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。
昆明理工大學
供稿:扶貧辦
編輯:王琪若
策劃:菡萏 澄潭月影

掃碼關注我們